游读八闽丨品典籍•行山海•印象闽人⑮延平人李侗:朱熹师尊
本期活动为大家推荐导读入选《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三辑)的由罗小平编著的《李侗》,一起来走近这位被称作“朱熹师尊”的闽北道学名家。
李侗(1093年-1163年),字愿中,号泗落翁,福建延平人。因晋太元四年(379年)南平改为延平,人们也称李侗为延平先生或李延平。宋代道学家、散文家,其思想主张对朱熹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一生未有著述,语录有朱熹所编《延平答问》。
李侗画像
《延平答问》
来源:美丽延平
立志道学
李侗生于儒学世家,自小显慧。童试大意失利后醉生梦死,并因此求亲受挫。此后他痛定思痛,向同县出身的道学名家罗从彦投书求学。罗从彦被李侗条理顺畅、情真意切的书信打动,于是李侗顺利来到罗源受教。他在罗从彦门下潜心读书,用心理会道学深奥的义理。师生二人情谊深厚,李侗找到了一个深谙道学的老师,罗从彦也得到一个可以传承道统的弟子。
善化乡里
李侗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了故乡樟岚,他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发生邻里矛盾更是以身作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家内家外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宋代闽北赋税重,气候问题导致收成不好的时候产生了溺婴的陋俗。李侗上门耐心劝导村民,了解灾情、纾解民困,樟岚的溺婴恶俗得到了遏制。除此之外,李侗还辨识野菇提醒村民珍爱生命、倡议兴修水利解决旱灾之忧。他以实际行动实践并传播义理,也因此善名远播。
御赐“静中气象”题额
来源:美丽延平
教授朱熹
绍兴(1131-1162)中叶,李侗延聘南剑州学,他提出儒学是践履之学,教育的目的是树立圣贤的志向,应当以德育为先。在州学任教后李侗声名远播,他创办九峰草堂,为学生们讲学。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第二次拜访李侗,直抒己见并诚心向李侗求学。李侗在教育朱熹掌握治学方法的同时,也通过儒家经典传授治政的道理。朱熹跟李侗读书十年,从开始深信佛教,到在李侗的教育帮助下转向儒学,人们评价朱熹的这个转变叫“逃禅归儒”。
朱熹拜师归儒(黄紫虹/插画)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辞世福州
人生百年,如同万物岁成枯荣,但道德性命由自家体贴、由自家摆布。风烛残年的李侗用生命的余光为他人秉烛。外埠奉养,不忘授徒;福州讲学,灯油耗尽。李侗在福州与世长辞,终年71岁。他之生平,后人景仰、世人称颂。
吊古寻幽去哪儿?(福建文旅小贴士)
李侗文化公园位于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在文化公园广场的正中心塑有硕大的李侗像,两侧分别建有六角双层彩虹亭。
李侗文化公园入口
来源:延平纪检监察
李侗文化公园广场
来源:延平纪检监察
李侗故里炉下镇下岚村距离延平城区约20公里,一块书有“李侗故里”四个遒劲大字的大石立在道旁。
李侗故里——炉下镇下岚村
来源:延平纪检监察
延平祠(李侗纪念馆)坐落于延平区夏道镇徐洋村。宗祠正厅矗立李侗塑像,正堂神龛上方高悬清康熙御书匾额“静中气象”。
李侗纪念馆内部
来源:美丽延平
位于炉下镇瓦口村的李侗墓,是福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墓碑右边写“大明正德己卯年吉旦”,墓碑中间写“宋始祖太师越国公文靖延平李先生墓”,左边写“十五世嫡派承嗣孙昂重修立”。
省级文保单位——李侗墓
来源:美丽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