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读八闽丨品典籍•行山海•印象闽人㉘南安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本期活动为大家推荐导读入选《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一辑)的由陈洋、叶玮编著的《郑成功》,一起走进这位民族英雄的传奇人生。
16世纪末17世纪初,也就是明代的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世界史上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在外来势力的刺激和推动下,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起来,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从事海上商业贸易的新兴民间势力。他们迫切要求突破封建王朝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禁锢,与明朝政府严厉的海禁政策展开了激烈的抗争,从而形成了以武力作为自我保卫力量的海上武装商业集团。其中以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郑氏家族最为强盛。
郑家长子郑芝龙结识并加入海上巨商李旦的船队后,多次往返于日本平户与中国台湾。在此期间,他与平户一个落魄武士的女儿田川氏相恋成婚,并生下了一个男婴。田川氏按照日本的习俗为他取名“福松”,他就是日后驰骋海疆、抗清驱荷的郑成功。
1624年至1631年,也就是郑芝龙离别妻儿的7年时间,却似乎成为郑芝龙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李旦病逝后,郑芝龙成为这一海上武装商业集团新的领袖。他从福建南安老家招集更多的亲族子弟,安排他们担任武装商船的首领,形成家族式的统治。七岁的郑成功回国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陈洋、叶玮精心编著的《郑成功》一书,以扎实的史料考辨为基础,不仅深入梳理了郑成功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与辉煌功业,更对其家族渊源与背景进行了充分的考证,揭示了其成长、抉择与成就背后的根基。同时,书中穿插丰富的历史图片,为读者构建了更为直观、立体的认知维度。
书中插图
郑成功(1624-1662),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出身海商世家“石井郑氏”,激于民族大义,在东南沿海抗清达15年之久。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跨海东征,经过数月激战,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的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开发台湾,对台湾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成功像
郑成功?朱成功?
隆武帝即位之初,郑芝龙以支持拥戴的“定策元勋”身份,基本上把持了朝政。隆武帝赐郑森姓“朱”,改名“成功”,并且任命他担任保卫皇帝的“御营中军都督”,掌管尚方剑,“以驸马体统行事”。从此中外都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郑森本人除在部下和外界面前自称“本藩”外,他自己所写的各种信件或者诗文,落款都署名“朱成功”。而“郑成功”这个奇怪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清朝官吏的奏稿中,后人沿袭了这种说法,郑成功的名字就这样沿用至今。
郑成功用兵漳州时所铸,后也用于通洋裕国。郭沫若考证其背面花押文字为“朱成功”三字草书合文。
来源:书中插图
忠?孝?
隆武帝虽然从各方面尽力表示对郑芝龙兄弟的信任倚重,但郑芝龙只想拥兵自重,不愿北上抗清,还在朝廷内飞扬跋扈、颐指气使。与父亲不同的是,郑成功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忠君报国”思想的教育,受赐国姓后又深切感受到隆武帝的知遇之恩,早就下定决心尽忠于明朝。清军入闽后,郑芝龙决意接受招降,郑成功在哭谏无效的情况下,决心与父亲决裂。
笔?戎?
郑芝龙降清后,郑家留在安平的其他人以为家乡可免受清军骚扰,因此并无防备。不料清军突然袭击了安平,并在安平大肆抢劫淫掠,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也因此被辱自尽,而父亲也被挟持北上。国难家仇,促使郑成功毅然起兵抗清。他来到孔庙前焚烧象征自己是读书人的儒巾和蓝色长衫,向孔子的牌位诀别:“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谨谢儒服,唯先师昭鉴。”
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同时,对于与厦门一水之隔的台湾以及荷兰殖民者的动向早有密切关注。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成功说服将领,亲率东征大军向台湾进发。1662年,荷兰殖民者在事实上宣告投降,标志着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
郑成功接受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图片来源;同心福建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立即着手开发这片新领土。他仿照明朝制度设立行政机构,管理地方政务,并鼓励将士垦荒种地,解决军粮问题。同时,他积极招来流散百姓和海外华人迁居台湾,给予土地和耕牛等生产资料,促进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在开发过程中,郑成功注重安抚团结土著居民,严禁部下侵扰土著村社,并派遣汉族农民教导土著居民先进的农耕技术。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台湾的经济繁荣,也推动了汉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台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台湾人民热烈欢迎郑成功
图片来源;同心福建
吊古寻幽去哪儿?(福建文旅小贴士)
郑成功纪念馆
早在19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之际,厦门、南安两地就同时建立了郑成功纪念馆。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位于鼓浪屿日光岩北麓,占地1.3万多平方米。主楼为西林别墅,它依山傍海,气势恢宏,东邻郑成功昔日屯兵扎营的龙头山寨与操演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是一个融展厅、历史遗址,郑成功史料收藏研究中心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图片来源:厦门市博物馆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位于郑成功的故乡——石井镇,新馆纪念馆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部分展厅。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为三进宫殿式建筑
来源: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