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入馆指南 > 特色空间 > 正谊书院 > 国学公开课点播

《世说新语》(下)诵读与精讲第一讲

2024-08-28 03:10     字号:
 

品藻·一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品藻·二

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品藻·四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品藻·二九

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品藻·三八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品藻·四一

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