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人工智能+”路线图

2025-09-10 05:08:00    字号:

  今年以来,天津、安徽、四川、辽宁、宁夏等多地便规划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行动路线”。多省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人工智能+”的部署。其中,教育、制造、医药健康是各地现阶段部署“人工智能+”的热门领域。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中央持续部署下,全国多地关于“人工智能+”的行动方案接连出炉,今年以来,天津、安徽、四川、辽宁、宁夏等多地便规划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行动路线”。此外,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山东、甘肃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人工智能+”的部署。
  《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和8个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打造10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发布200个以上融合示范案例,涌现一批创新典型做法和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到,到2027年,培育30个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场景,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形成3至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融合应用空间布局,打造合肥都市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长江(安徽)经济带“人工智能+制造”、皖北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和皖南地区“人工智能+文化旅游”等应用集群。
  《四川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到,聚焦先进制造、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社会民生(养老康复)、商贸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加速应用赋能。宁夏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在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方面,宁夏将重点瞄准传统工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公共事业四大领域。
  在整体的“行动路线”之外,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山东、甘肃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部署,其中,制造、医药健康、教育等在各地部署中较为热门。“人工智能+制造”方面,上海、广西等地均在今年出台了相关文件,包括《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
  医药健康也是多地部署“人工智能+”的重点,今年以来,北京、浙江等地已针对该领域出台政策文件。北京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发展目标,到2027年,构建形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突出场景牵引,深化落地应用。《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众健康、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医药发展、公共卫生、未来医院、医保管理、药械研发等。此外,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政策引领下,多地对“人工智能+教育”进行部署,《人工智能赋能甘肃高等教育实施方案》《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广西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相继出炉。
  我国已形成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集群、智能产品和服务集群、数字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等,各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制造,有助于形成区域间协同创新生态,构建集群互相赋能格局,加快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宏观之窗(微信公众号)2025-09-10)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