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要从规模扩张 迈向合规、创新发展

2025-07-28 09:50:00    字号:

  近期,新一轮外卖平台大战正如火如荼,平台企业在餐饮外卖服务基础上,瞄准了更广泛商品品类和服务场景的即时零售市场。外卖平台是平台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商家、骑手、消费者等多方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并对产业链进行重构。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崛起,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显示,2023年,头部平台企业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平台企业总营收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目前,我国平台企业数量、体量快速扩大,业态日益多元,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毫无疑问,发展平台经济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过,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过度补贴、先用后付、平台罚款等平台规则引发的卖家利益受损以及催生“羊毛党”等问题,再加上长期存在的刷单炒信、销售侵权商品、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对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以新一轮外卖平台大战为例,平台企业通过大量补贴的方式争夺即时零售市场,折射出平台经济仍深陷“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路径。表面看,这是资本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的常规动作;深层看,却暴露出平台经济仍未摆脱“以规模换估值、以流量换收入”的路径依赖。
  应该看到,过度依赖补贴不仅会侵蚀企业利润,更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损害行业生态健康。这种“烧钱换市场”的做法,如果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支撑,终将难以为继。此外,过度集中和垄断的风险也随之浮现,这不仅会抑制平台经济活力,还会损害消费者和中小商家的利益。
  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约谈了相关外卖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平台经济治理机制,相继修订反垄断法、发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举措,对推动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为平台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平台经济的新规。例如《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等,直指平台经济领域的合规问题,要求平台企业提升法律意识和合规水平,这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更是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对此,平台企业应将合规性提升到战略层面,深入学习和理解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所有业务运营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隐私保护、反垄断、劳动用工、税收缴纳等方面。合规不仅是平台企业规避风险的要求,更是赢得社会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营,平台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声誉。
  此外,在合规的基础上,平台企业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上。例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开发差异化、高附加值的服务。
  总之,平台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过去依靠“烧钱换市场”的扩张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唯有将合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将创新作为不竭的动力源泉,才能真正实现从粗放式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最终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平台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济时报》2025-07-28,夏金彪)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