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石”语 品韵闽都——福建文旅讲坛讲述摩崖石刻文物保护的当代实践
福建文旅讲坛第18期在福建省图书馆“八闽书房”开讲
读者体验“拓印”技艺
7月26日下午,福建文旅讲坛第18期在“八闽书房”精彩开讲。闽江学院研究生行业导师李宁以“文山字林‘数’说摩崖——福建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探索与实践”为题,带领读者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为石刻文物保护注入创新活力。
作为“八闽书房”阅读品牌“一卷阅八闽”主题活动之一,主讲人系统介绍了福建摩崖石刻面临的保护困境与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列举“华林寺宋高宗赵构御书残碑”等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案例,普及了“石刻文物微迹修复”和“古汉语AI翻译及渲染应用”等数字化技术知识。讲座中,主讲人还生动讲述了福州鼓山“忘归石”的蔡襄情怀、乌山黎公岩抗倭功绩、于山演武厅的国防记忆等闽人闽事,让摩崖石刻从冰冷的石头变成会说话的历史书,帮助听讲市民读懂福州。讲座结束后,读者们在福建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的指导下体验雕版拓印,近距离感受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八闽书房”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打造的福建省首个复合型地方文献阅览空间,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6大版块,专题集中展示“闽人闽事闽书闽智慧”,欢迎读者到馆,开启地方文献探索之旅。